卡片笔记写作法 - Ahrens
原文:How to Take Smart Notes - Ahrens (andymatuschak.org)
Ahrens, S. (2017).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One Simple Technique to Boost Writ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 – for Students, Academics and Nonfiction Book Writers.
一本关于§笔记写作系统实践的核心书籍。Sönke 主要关注的是卡片盒笔记系统对学术写作过程的好处。这里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创造性的写作可以变得相对封闭和可操作;通过一系列步骤,凭借紧密连接的笔记系统,它极易执行,类似 GTD 风格。
关于关联的建议…
关键词应该是稀疏的,并经过严格地精选。它们主要是作为一个「跳板」:笔记之间的联系将成为主要的导航手段。索引参考 vs. 标签、标签是一种无效的关联结构
- c) 确保你以后能够找到这个笔记,要么从你的索引中链接到它,要么在一篇已经被链接到索引的笔记中做链接,来作为一个讨论或者话题的入口。
- 在卡片盒笔记系统中,关键词可以像标签一样轻松地添加到笔记中,然后显示在索引中。关键词要谨慎选择,宁缺毋滥。卢曼会在索引中的关键词旁边添加一个或两个(很少是更多)笔记的编号(Schmidt 2013, 171)。
- 因为卡片盒不应该被用作档案,只从中取出我们放进去的东西;而是应该作为一个系统来思考,笔记之间的互相链接比从索引到单个笔记的链接重要得多。
- 人们选择关键词的方式清楚地显示了他们是像档案员还是像作家那样思考。他们是否想知道把笔记存放在哪里,亦或如何检索它?档案员会问,哪个关键词是最合适的?作家则问:在什么情况下,就算我忘了一个笔记,我也能偶然发现它?这是一个关键的区别。
我们应该提防自动链接。最好选择明确的关联,而非推荐的关联
- 即使 Zettelkasten 在这里也提出了建议,例如基于联合文献的参考,但做好交叉参考是一个认真严肃的问题和思想发展的关键部分。
关于构建笔记档案的建议
在未来,你可能会考虑「X 对 Y 的影响」,而不是某本关于该主题的某本书籍。通过使用常青笔记应以概念为导向,你可以建立一个组织结构,这个组织结构体现的是:你想在未来的何种背景下看到这些想法。
- 许多学生和学术作者在做笔记时的想法与早期的船主一样。他们凭直觉处理他们的想法和发现:如果他们读到一个有趣的句子,他们就在下面划线;如果他们想做评论,他们就把它写在空白处;如果他们有一个想法,他们就把它写在笔记本上;如果一篇文章看起来足够重要,他们就会努力写一篇摘录。这种方法会让你在很多不同的地方留下不同的笔记。那么这就意味着,写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你的大脑来记住这些笔记是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写下的。然后,文本必须独立于零散的笔记进行概念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诉诸于头脑风暴,但是在事后又得根据原来的想法安排资源。
- 在旧系统中,问题是:我在哪个主题下存储这个笔记?在新系统中,问题是:我想在哪种情况下再次看到它?
- 如果你需要一个额外的步骤来理解或掌握一个想法,短暂的文字笔记是有意义的,但它们不会在写作过程的之后阶段帮助你,因为当你需要它来证明一个论点时,划线的句子绝不会自己出现。
项目笔记的重要之处似乎在于它们与永久笔记分开。
- 项目笔记,只与一个特定的项目有关。它们被保存在一个特定的项目文件夹中,在项目结束后可以被丢弃或归档。
不需要详尽地处理每一个主题:只需写下似乎可能帮助你思考你当下聚焦的主题的内容。
- 因为卡片盒的目的不是要成为一本百科全书,而是一个思考的工具,所以我们不需要担心完整性。我们不需要为了弥补笔记序列中的空白而写下任何东西。我们只写下有助于我们自己的思考的内容。
相较于记忆系统
抽认卡需要详细阐述,并嵌入上下文中。
- 抽认卡上的信息既没有详细阐述,也没有嵌入到某种形式的上下文中。每张卡片都是孤立的,而不是与理论框架的网络、我们的经验或我们的心理模型体系相连。
常青笔记的维持近似于间隔重复,但它在一个更自然的情境下。
- 我们学习某样东西时,不仅要把它与前置知识联系起来,并试图理解其更广泛的含义(阐述),而且还要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和不同的背景下(变化)试图提取它,理想情况是在机会的帮助下(背景干扰)和故意的努力下(提取)。笔记盒不仅让我们有机会接触有保证的学习方式,而且,我们一用它,我们就完全按照它推荐的方法进行学习。
记忆的局限性
- 选择是我们的精神之船的骨架。在这种情况下,记忆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记住了所有的东西,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就会像什么都不记得一样糟糕。我们回忆一个时间段所花的时间和原来流逝的时间一样长,同时思考永远不会有进展。(William James 1890, 680)。
笔记帮助你准确思考
在阅读中记笔记是检测理解的好方法:要是不理解,就总结不出来。并且,进一步将现在的笔记联系并整合进之前的笔记中,理解效果会更好。写作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
- 如果我们这时想糊弄自己,写的笔记语焉不详,那么紧接着,当我们要把文献笔记改成永久笔记时,并把它们与其他笔记联系起来时,问题就来了。
记笔记,并将其整理到卡片盒中,只不过是为了理解某件事情背后蕴含着的更广泛的意义。卡片盒迫使我们提出许多阐述性的问题:它意味着什么?它与某事有什么联系?它与某事有什么区别?它与什么相似?
- 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中谈到:「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 1784,何兆武译)
- 但在写卡片盒第一篇笔记时,我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这对我自己的研究和利用卡片盒思考问题有什么帮助?这是另一种发问方式:为什么我写下的这些内容会引起我的兴趣?」
卡片盒笔记系统在认识论上说一不二,更有可能发现相反的事实常青笔记是发展大胆想法的安全场所 写作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
- 敞开心扉寻求洞见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将我们发现论点和想法的工作方式从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
我们很难看到文本中「没有」说的东西。通过将个人阅读理解与先前的笔记结合起来,我们自然会遇到作者可能没有遇到难点。写作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
- 有经验的学术读者通常是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并试图结合其他可能有用的方法;而没有经验的读者则倾向于采用文本中已有问题和论证的框架,并将其作为既定的内容。优秀的读者能做的是发现某种方法的局限性,看到文本中没有提到的东西。
人们不当地忽略了记笔记的问题
大多数人都不擅长写笔记,而且由于间接和延迟的反馈,他们往往不自知。笔记写作实践通常是无效的
- 人们不重视笔记写作的另一个原因是,即使笔记写得不好,也不会立即得到任何负面的反馈。
写笔记似乎会花大量时间,但那是与理想状态相比,而不记笔记的阅读往往浪费全部时间。常青笔记有助于积累阅读成果
- 虽然写下想法像是绕了远路,得花费额外时间; 但不记笔记才是真正的无效功,因为我们读到大多数东西都会被忘掉。
笔记有助产生创造性洞见
人们专注于写书和论文,但这远远不够:他们需要将关于这个主题的大量仔细思考综合起来。
- 通常是在在少数特殊的境况需要写作,比如写一部长篇小说、一本专著、一篇文章,或者是对于学生,论文和需要交的内容。
- 每一项知识性的努力都是从已有的观念开始的。之后这些观念在进一步的探究过程中转化,并能成为后续努力的起点。这基本上就是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所说的解释学循环(Gadamer 2004)。
头脑风暴是辅助...
- 由于很少人教授或讨论记笔记的正确方法,几乎所有的写作指南都建议从头脑风暴开始,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你过去从不写作,你确实只能依赖大脑。就其本身而言,头脑风暴不够好:既不客观也不可靠——在学术或非虚构写作中,这两个方面相当重要。推广从头脑风暴开始的做法更令人惊讶,因为头脑风暴不是大多数想法的起源。预想着通过头脑风暴从脑子中搜罗出的东西,本来也不是你的大脑想出的。它们的来源在大脑之外。
- 谈到记笔记,许多学生和学术写作者的想法与早期的船主一样。他们以立竿见影的方式处理他们的想法和发现:如果读到有趣的句子,就在下面划线。如果想做点评,就在空白处写下来。如果想到一个点子,就记到笔记本上,如果一篇文章看起来足够重要,就努力写一篇摘录。这样做会让你在很多不同的地方留下很多不同的笔记。那么,写作就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你的大脑来记住这些笔记是在何时何地写下的。然后,文本必须独立于零散的笔记进行概念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诉诸于头脑风暴,但是在事后又得根据原来的想法安排资源。
笔记档案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让不成熟想法逐步完善。
- 史蒂芬·约翰逊(Steven Johnson)有本书颇富洞见,这本书描述了科研工作者和普通人得到新想法的过程,并将其称为「慢直觉」。他强调,实验空间对此不可或缺。这种空间使得各种想法可以自由交融(Johnson 2011),因而是慢直觉得以运转的先决条件。人人思路开阔的实验室便可以提供实验空间,过去巴黎的咖啡馆也可以,在那里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能自由地讨论各种想法。我认为卡片盒同样是实验空间,因为卡片盒也能实现各种想法的自由交融,并从中孕育出新颖见解。
写作时的精神状态
记笔记的做法可以把写作变成一个可预测、可操作的过程(「从丰富开始」)。此即可执行的写作策略
- 要想写出一篇好的论文,你只需重写一份好的草稿;要想写出一份好的草稿,你只需要把一系列的笔记变成一篇连续的文本。由于一系列的笔记只是你已有笔记的重新排列,你真正要做的就是在你阅读时拿着笔。
- 只有当工作记忆中没有其他东西萦绕不去而占用宝贵的精神资源,我们才能体验到艾伦所说的「心如止水」——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可以专注于眼前的工作,而不会被其他的想法分心。
- 因为每个任务的结果得到记录,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因而变得清晰可见,我们便可以很容易地随时接着上次停下的地方继续工作,而不必一直把它记在心里。
- 如此这般,我们不再需要记住还有什么事情没完成,也可以从上次停止的位置继续完成这项任务。这也正是通过写作思考的优势之一,即把所有事情置于思绪之外。
卡片盒笔记系统(Zettelkasten)能降低改稿的情绪负担。对某一特定作品来说,低价值的材料可以转变为永久笔记,在未来提供价值。或者说,如果「写作」始于笔记档案,那么删除手稿材料也无妨,因为它在其他地方还存在着。常青笔记工作流能降低改稿的情绪负担
- 最困难的任务之一是严格删除论证中没有作用的东西 ——「对心头肉开刀」。42当你把有问题的段落移到另一个文件中,并告诉自己以后可能会用到它们,这就变得容易多了。
笔记是一种关注「投入而非产出」的方式,它不仅仅关乎时间。可执行的写作策略 常青笔记写作是知识工作的基本单位
无压上手
- 他不仅强调他从不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情,他甚至说:「我只做容易的事,我只在立马知道如何去做的时候写作。如果我有片刻的动摇,就会把这件事放在一边,做别的事情。」(Luhmann et al., 1987, 154f.) 4
- 「如果某件事暂时停滞不前,我就将它放置一边,转头去做别的事情。」有人问他在被项目卡住时还会做什么,卢曼回答道,「嗯,写其他的书。我总是齐头推进不同的稿件。这样同时推进不同项目,我从来不会遇到心理障碍。」
- 这部分是由于前面提到的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1927),即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在一项任务完成之前一直占据注意力。如果我们看到了终点线,我们往往会加速,正如每个跑过马拉松的人都知道的那样。
试金石:写作是头等大事。所有活动都应通向写作。
- 专注于写作,好像其他的都不重要,并不意味着其他事情就敷衍了事,相反,专注写作一定会让你做事方法有所该关注。当你参加讲座、讨论或研讨会时,有明确、具体的目的,你就会更加投入、更有的放矢。
未分类
-
抽象是分析和比较概念、进行类比和组织思想的关键,这在涉及跨学科工作时尤其如此(Goldstone and Wilensky 2008)。能够抽象和组织想法,同样只是等式的一面。如果没有一个能将抽象思维化为输出的平台,我们将会一无所获。而具体标准化的笔记,迫使我们将信息综合,把想法结合多个背景,并以创造性的方式进行比较和组合,同时保留信息的真正内涵。
-
我们不需要担心什么该被记下,因为我们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每天都回答很多次。每当我们读到一些东西时,就会做出决定,什么值得写下来,什么不值得。
-
正是开始时的决定——把写作作为整个智力工作的中心和终点,彻底改变了寻找话题的作用。现在与其说是寻找写作的主题,不如说是在研究通过写作产生的问题。
-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对它进行阐述。阐述只不过是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将信息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阐述的第一步是对某一信息进行足够的思考,以便我们能够写下它。第二步是思考它对其他上下文意味着什么。